点睛时刻 - 专注互联网创业、网络营销、淘客引流推广、seo优化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创业故事 » 正文

全民vlog时代:一场过度记录的狂欢

你大概在最近的几年里,频繁地听到“vlog”这个词。

vlog是video blog(视频日志)的简称,它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,但若要做个总结,它大概有两个特点:

第一,vlog拍摄的内容聚焦在“生活日常”,即对拍摄者的生活的记录和拼接。第二,它常伴有固定且较高频率的输出。

近两年,中国迎来了全民vlog时代。先是KOL、明星紧跟这一“风口”,拍摄vlog成了继图片、小视频后内容输出的一种风潮;此外,市面上出现了vlog专用的拍摄相机、剪辑软件,让它被更多“普通人”所用。

然而,正当我们为这场新的风口狂欢的时候,这篇文章想和你聊聊vlog的潜在危险性:当相机高频率地介入个体的生活,当每时每刻的日常被赋予“被记录”的目的,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?

vlog的流行让我们重新审视“记录”这件事。一个摄像机的出现,一群未曾见面的观众,使记录者和观众都不得不面对着新的问题:真实与表演、私密与公开。

01

“记录”的异化 

在中国网友兴冲冲地迎接vlog时代时,国外的一些老vlogger们却选择了离开。

Jeana和Jess是一对相恋多年的情侣,他们在好几年的生命里,坚持每日用相机记录自己的生活,并分享在YouTube账号@BFvsGF 中。

起床、恋爱、聊天,他们把彼此间的日常事无巨细地分享给观众。这种记录每一天的视频日志,也被称为“daily vlog”。

在2016年5月的的一天,@BFvsGF 发出了一支视频,标题叫“A NEW CHAPTER”。

在这支视频中,这对情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,神情严肃地宣布了一个让观众们惊讶的消息:他们将停止拍摄vlog,而同样将告一段落的是,两人的情侣关系

Jeana(左)和 Jess(右)

原来,两人在视频中说,每天不间断的拍摄、记录、剪辑视频让他们的感情生活产生了危机。

“我们拍摄的只是部分的生活,因为我们只想传播正面的、有趣的内容,而非是生活中的各种困难。” Jess说。

“每个人都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完美的,但现实中真的不是这样。” Jeana接着说。

的确,vlog的公开性,鼓舞着人们记录美好瞬间,但容易也让人们在吵架的时刻,把相机放下。久而久之,拍摄者被卷入一场关于真实与表演的挣扎中

“刚开始的确很好玩,但当每日vlog成为一份工作的时候,我开始怀疑,我每天记录我们的日常,是因为我真的爱她,还是只是为了拍视频给大家看?“ Jess说。

在这支视频中,这对情侣选择了关闭“用户评论”的功能:“我们不能再让公众来影响我们的关系了,尤其是这条视频。”Jeana形容每天拍摄vlog给她们造成的是“有害的”(toxic)。

最后,这对相恋多年的情侣在宣布分手前,留下一句忠告:“如果你爱你的伴侣,不要拍daily vlog”。

在网络上过度的记录,是否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关系?这个问题,已成为vlogger们忧虑的日常。

ACE family是一个在YouTube上拥有1600万订阅者的频道,从宝宝的诞生——妻子的生产视频开始,他们就开始用vlog记录着家里发生的一切。

人们热衷于守在屏幕前,看这对年轻、有“颜值”的一家三口的甜蜜互动。但最近,ACE family的视频也出现了争议:在一个标题为“有人闯进了我家…” 的视频中,这对夫妇在发现家中遭遇抢劫后,第一时间用相机拍摄下了这场遭遇,并做成vlog发在网络上。

ACE Family:someone broke into our house……

视频一出,就引发了极大的争议。很多观众认为,这对父母发现家里被洗劫时,不去把孩子抱到安全的地方(小偷可能还藏在家里),而选择在这时候拿起相机拍摄视频,是为了流量而不顾小孩安危的举动。

这支视频引发的,更是对于“家庭类vlog”(family vlog)这一视频类型的一场道德探讨:将自己3岁的女儿的生活,长时间曝光在镜头下,到底是合适的吗?

高曝光的流量下是难以掌控的隐私权,将未成年的孩子放在公开的平台上,可能会遭致不法分子的侵犯;将尚未能够有判断力的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公布在网上,孩子隐私权该怎么处理?孩子长大了会不适应吗?

女儿的生日会上,几乎所有的来访者都举着手机

可以说,无论是Jeana和Jess情侣关系的崩塌,还是ACE Family引发的争议,都是一场因记录而产生的“异化”。记录者的初衷也许是单纯的,但在公共空间长时间的曝光,潜在观众带来的压力和动力,都让“记录”这件事,逐渐脱离了最原始的意义。

互联网创造了“记录”这个词,然后再将“记录”一词异化。

人们开始不再以“体验者”自居,而是长期以“局外人”的身份,将自己的一举一动放在社交圈的框架里进行审视和筛选。

李厚辰在《海德格尔与技术救赎》中曾说,“这个年代,今天你花很长时间写个东西,不放到什么地方给人看,是一个特别难以置信和难以想象的东西。”

同样,今天我们基本上不再可能进行非功利的写作、拍照、摄影了。互联网从最开始的“博客时代”的文字分享、逐渐过度到“照片时代”,再到如今的vlog时代,我们迎来的是一常个体生活越来越大面积的曝光。

人们越来越习惯将自己的一切在互联网上一泄而出,这本身是记录极大的异化。

02

当生活架上了相机:不自觉的自我表演

前文提到的ACE family,被他人诟病的另一个争议点是: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塑造成无比完美的意见领袖。

比如这个荡秋千的镜头,一家三口打扮精致地出现在公园里,其乐融融,但却完美到“有点假”。此外,这个完美镜头的背后,父母会不会因为忙着找拍摄角度,而忽视了真正与孩子相处的时光?

如果你不是一个视频博主,你也许会随便从衣柜里抓出一件衣服,匆匆忙忙出门,孩子也许会哭闹,父母也许会拌嘴。它不完美,但它却是真实的。

这是vlog面临的另一个问题:真实性和表演性

Wengie是一个美妆与生活方式类博主,她亦是YouTube博主中决定停止拍摄vlog的一员。她说:

“我不是那种喜欢探索世界的人,我的生活蛮无聊的。有时候我在剪辑vlog的时候,变得越来越讨厌自己,觉得这么无聊的东西怎么会有人看。”

“有时候就是不想在相机前”

对于不喜欢出门找刺激,更愿意呆在家里享受“无聊”的人来说,vlog的生产让他们倍感压力。

的确,vlog在某种程度上充满着悖论的成分:一方面,它需要具有生活日志式的“日常感”;另一方面,也必须足够的有亮点、趣味性来吸引观众。

这成为vlog博主们面临的问题:我们该如何平衡真实生活中的平凡和重复,与社交网络中娱乐至上的刺激和欢愉?

戈夫曼(Erving Goffman)在其“拟剧理论”中说,人类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取决于时间、场所、和观众。对戈夫曼来说,“自我”是源于一个人基于文化价值、传统、和信仰而呈现出的一种“戏剧效果”。

在“拟剧理论”中,每个人都仿若一个表演者,根据自己身处的舞台以及台下观众调整自己的行为。在后台默默判断其价值观,然后决定呈现出哪一种面貌。

可以说,如今vlog的逻辑,很大程度上是戈夫曼“拟剧理论”中的一场实践和演绎——vlogger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,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脑海中幻想着视频呈现出的效果:我接下来做的这件事,将呈现出我生活的哪些方面?我的观众会如何看待我的这一举动?

这一“表演”,其实早在vlog开始之前,就展露了端倪。美图软件的诞生就是一个例子。

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在《美图中的幻像与自我》一文中说道,美图软件制造出的是一场“个人化的幻像”,因为在滤镜、美颜功能的作用下,创作者“呼应某种外在的文化符号”,使其获得心理满足。

而vlog则给予了创作这一“个人化幻像”的更大空间——我将在视频里去哪家餐厅、和哪个人见面、将家里的哪个角落展现出来,这些无不是一场精心策划,其背后基于的是复杂而隐秘的价值判断:它展现出的我,是什么样的?

我们需要知道的是,vlog无法轻巧地被等同于“写日记”,它所拥有的社交性,本质上决定了所呈现的内容是经过挑选 、修饰与编排的信息 ,它 仍 然 是 对 现 实 的一 种 “ 再 构 成 ” ,无法被等同于真实

03

是我在拍vlog,还是vlog组成了我?

曾经,在YouTube流行的题材中,有一个红遍一时的主题“晨间日常”(morning routine)。这个题材常流行于生活方式类、时尚类博主,她们常穿着成套的睡衣,起床做一顿精致的早餐,化一个妆。看起来完美而毫不费力。

并非说那些精致博主们在刻意地制造一个谎言,而是,当你意识到照相机的存在时,意识到会有很多人看到这支视频时,你便不自觉地将“自我”转化为一个公开表演者,即使当下你可能在家、洗手间等最私密的地方。

常看vlog的人也许会注意到,博主们常会说这样一句话:“我要去为今天的vlog拍摄一些素材”。

这句听起来不痛不痒的话,正是揭露了vlog作为“私人生活公开化”的矛盾所在:是你的生活日常决定了vlog拍什么,还是那在脑海里有脚本的“素材”,成了你的生活日常?

从“照片修图后才敢发朋友圈”,到vlog中,拍摄什么内容、放什么音乐、如何剪辑都成为“全方位审美趣味”的时代,个体在公共空间中对于自我暴露、美化的空间正在迅速放大。

如果说美图软件的出现给予展示更理想自我的途径,vlog便提供了一个将自己的人生加上滤镜的大型美图空间。

网络社交在不断侵占着我们的人生,而那个随时随地都在记录的摄像机,成了这场闹剧的见证。

关于这一点, 我们也许能体悟到vlog作为一种媒介,对人类社会一种更深远和隐匿的影响:它已经不再止步于生活的记录,而是正在定义、塑造、改变着生活

正如波斯曼在媒介经典作品《娱乐至死》中对“电视”的担忧和寓言:

“电视并非是旧媒介的延伸和扩展,比如汽车只是更快的马,电灯是功率更大的蜡烛,电视是更现代和高级的报纸。这种被马歇尔·麦克卢汉称为“后视镜”,它完全忽视了新媒介如何重新定义公共话语的意义。”

若用马歇尔·麦克卢汉的视角重新审视vlog,会发现,人们将vlog过于轻巧地理解为一种公共空间表达自我的途径,却忽视了它潜在的“重塑”公共话语和个体生活的能力——

它将我们从自己的生活中抽离开来,将我们变成了一位局外人,一个导演,一个表演者。

它前所未有地将私人生活公共化,属于个体的边界被打破,使我们的生活变成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表演。

04

观众:Ta是我的朋友,吗? 

最后,让我们来聊聊vlog对于观众的潜在影响。

了解欧阳娜娜的vlog圈粉之路的朋友就知道,vlog对于陌生人的吸引力能有多大——你接触到她生活里的点点滴滴:刚起床素颜的样子、每一位家人和朋友、她的房间摆着哪些玩偶。

这便是vlog最特别的部分——亲密感。

这种“接地气”让观众们沉浸在博主“朋友”角色里,在看了几集vlog之后,你无孔不入地参与ta的生活,成为ta生活和成长的见证者,甚至比她身边最亲密的人还了解ta。

可是,对于观众来说,亲密与真实,从不是看上去那样简单。

许多人把vlog比作视频版的日记,但这实在是个不准确的比喻,因为写日记时,人们假定的是自己是唯一的读者,而非抱有其他人也会看到这篇日记的想法。

因此,隐匿在这一亲密感的表象下的,是不为人知的编辑和选择——博主们能轻易地记录生活中积极、快乐、精彩的瞬间,再轻易地把无聊的、枯燥的、生气的内容删去。

对于观众来说,这带来的是一种断层。人们很容易在vlog带来的亲密感中失去对“真实”和“表演”的感知:为什么ta的人生看起来这样完美无瑕。可我自己的人生,似乎就是这样无聊、不快乐?

事实上,为了反抗这一“虚假”,一些力求真实的博主们已经行动起来了。比如,一些博主用“realistic morning routine”(“现实版”晨间日常)来打破这种幻象。她们记录着早晨醒来头发乱糟糟的,和因为迟到而只能吃快速的麦片的自己。

“我不想起床”

总得来说,vlog作为一种新的媒介,给予了创作者艺术表达的更多的可能性,许多充满创意、艺术感的作品也应运而生(我们也将在之后的文章中介绍优秀的vlogger)。

但在迎接这场狂欢的同时,我们也许亦该警惕vlog作为一种“文化”,对于个体和公共空间的塑造。

毕竟,在vlog到来之前,我们从未看到个体的私人空间如此大程度地被公共化、合理化。

vlog的走红像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寓言,一场对他人生活的大型围观秀,一个对生活自我表演的吊诡舞台。

【来源:创事记          作者:看理想】

上一篇:补贴骤减竞争加剧 百亿注资能否撑起“蔚来”?
下一篇:东南亚 BAT,要么靠北京,要么靠东京
网站广告

猜你喜欢


关于我们

会员中心

广告合作

联系我们
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站长QQ
  • 站长微信
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