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在你成长的过程中,你被家人或者老师贴过标签吗?你的感受如何呢?
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你给孩子贴过标签吗?孩子的反应如何呢?
当我们去回顾时,我们一定可以感受到,当一个人被贴正面的标签时,可能是开心的、喜悦的,也许是有压力的。
而当一个人被贴负面标签时,我们可能是委屈的、沮丧的、甚至是愤怒的。
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负面标签和正面标签给我们带来的效应。
负面标签效应
刚结婚的时候,我知道婆婆是一个非常爱干净的人,所以每次她来我们家之前,我会提前一天把家里的卫生搞一遍。按照我的标准,我觉得是干净的了。
但是婆婆回来之后还是会里里外外再搞一遍卫生。而且一边搞卫生一边说我们太脏了,说我们不讲卫生。
那个时候我是很不爽的,所以后面我就不再提前搞卫生了。
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开始自我学习成长,所以是不带觉察的,也没有去看到婆婆背后的需求。
纯粹是因为她给我贴的标签,既然怎么做你都觉得脏,那我就脏给你看好了。
那么回归到我们养育孩子的沟通方式上,我们是怎么给孩子贴标签的呢?
懒、拖拉、爱哭、粗鲁、没礼貌、不讲卫生.....这些是不是我们经常给孩子贴的标签呢?
托马斯·戈登博士在《P.E.T.父母效能训练》这本书中分享了一个13岁女孩说的话:
他们经常说我,说我有多坏,我的想法有多么愚蠢,我如何不值得被信任?我就故意做更多令他们讨厌的事情,反正他们已经认定我又坏又蠢,我就干脆笨到底,肆无忌惮的做各种蠢事给他们瞧瞧。
如果你总说孩子很坏,孩子真的有可能会变成很坏的那个人,通常孩子会成为父母口中的那个样子。
明明知道贴标签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影响的,为什么我们还是那么习惯给孩子贴标签呢?
这是因为我们从小的语言环境就是有各种各样的标签。而我们大脑爱偷懒,怎么样简单省力怎么来,用我们原生的语言模式,自然是最简单的。
那么当孩子有一些行为我们不能接受的时候,我们知道不能给孩子贴标签,那要如何跟孩子表达?
举个例子:
比如孩子做作业做得慢,贴标签可能是:你写作业拖拖拉拉的。这个拖拖拉拉就是标签。
我们前面已经说过,你越贴他拖拖拉拉的标签,孩子可能就越拖拖拉拉。
那我们可以怎么说呢?
我们可以使用“行为描述+对你的影响+你的感受”这样的句式来替代标签。
比如:我看到你一边做作业一边玩。我会很着急,因为我担心今晚没有办法早点休息。
这是一种非责备的表达,不去指责孩子说他不对,而是从对自己的影响和感受出发去表达,唤起孩子对父母的同理心,从而做出行为上的调整。
关于这种“行为描述+对你的影响+你的感受”的表达方式的更多的技术点和注意事项,欢迎阅读《P.E.T.父母效能训练》。
正面标签效应
贴标签有个外号叫“心想事成”,就是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,就给他贴什么样的标签。
那么, 问题来了,贴“好”的标签,孩子是不是可以变好呀?我们一起来看看正面的标签对我们有什么影响。
当我们给孩子贴一个“好”的标签,如果对方恰好也认同这个标签,也会开始这样要求和控制自己!
比如我们喜欢用“你好棒,你好厉害”这样的标签来肯定和鼓励孩子。
那么,如果孩子认同你的这个标签,他就会往这个标签去靠,看起来好像是给了孩子一个正面的引导。
但是只要你认真地去观察一下,身边经常被贴“你很棒很厉害”这样的标签的孩子,他在做他非常有把握的事情的时候,他是一定会积极努力去做的,因为他可以拿到这个很棒的赞美。
但是如果他遇到一些困难,就会容易出现畏难的情绪,因为觉得如果自己做不到,就会失去这个“很棒很厉害”的标签,他就不棒不厉害了!
我再讲一个小时候的故事:
小时候妈妈给我贴了一个“好姐姐”的标签。对于我的妈妈来讲,她是发自内心想肯定我赞赏我。
但是我却带着“好姐姐”的标签,认为我需要对弟弟的人生去负责任,所以常常抱着“为你好”的心态干涉弟弟的生活,也引发了很多的冲突。
“好姐姐”的标签成为了我的一个枷锁。直到我开始自我成长,带着觉察放下了这个标签。
被贴标签时间长了,角色就进行了内化,我们的所作所为就为了来维持这个角色设定。
渐渐地,我们离那个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,内心的感受越来越模糊,直到找不到为止!
另一个方面,当别人给你贴一个“好”的标签,他们心里也会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你。
有个朋友分享了一个“好”标签的故事:她很爱看书,一有空就抱着书看。同事们给他贴了一个标签“爱学习”。
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,觉得没精力看书,只想休息一下,但是偶尔又觉得无聊,于是下载了视频软件看。
同事们看到了很惊讶,用夸张的方式说:哎呀,怎么爱学习的人不看书了,开始看视频了。
那么,如果这位朋友认同这个爱学习的标签,她就没有办法去做那个想休息一下看看视频的真实的自己。
再比如,一个孩子被贴了学霸的标签,而他心里认同的时候,他就没有办法接受自己考试失利,一旦失败就会跌入情绪里面出不来。
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,有各种优点,也会犯错;有时候爱干净,有时候犯懒就是不想搞卫生;有时候很自律很努力,有时候就是想休息......
可是当我们被标签化的时候,就会有各种“应该”和“不应该”的念头冒出来,然后不停跟别人别扭,跟自己别扭!
解绑效应
标签效应之所以起作用,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能如我所是地接纳自己,我们需要依仗外界的评价体系来确定自己的价值。
我们企图把脆弱掩盖在美好形象之下,然而一旦遭遇质疑和否定,内在的不安全感就会袭来。
如果我们内心有一个坚定的价值判断,我们就不会被外界的评价所扰。就能解除标签对我们的捆绑!
那么,怎么做呢?
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放下对孩子的控制和评判,尽量避免给孩子贴标签,坚持P.E.T.的养育方式(文末有推荐书籍),让孩子成为内心强大,有自我价值感的人,他们长大以后,自然可以不被标签捆绑。
在自我成长这条路上,我推荐使用一念之转的工具(文末有书籍推荐)。帮助我们自己撕掉标签,回归真实的自己。
父母效能训练P.E.T.讲师
时间:讲师班(7天):2023年8月15日-21日
讲师线上理论督导(八周):2023年8月-2023年10月
讲师督导班(3天):2023年10月13日-15日
讲师实习工作坊(结合正式讲师工作坊时间安排提前申请报名)
地点:成都成华区;对象:参加过P.E.T.工作坊学习,且有意愿更深度学习、了解P.E.T.,成为P.E.T.讲师的学员。讲师班采取小班授课,仅招收24名学员。讲师班费:25800元/人(含四阶段所有课程)
须知:报名成功后,将为您保留学习名额。如因故需要退费:
1.课程开始前一个月要求退费,须收取课程价格的10%的手续费。
2.课程开始一个月内要求退费(学员未参加课程),则须收取课程价格的30%的手续费。
3.学员已经实际参加本协议课程,不予以退费。
咨询:戈登国际13608090913“戈登国际”